最近,在多方、多部门共同努力下,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沃尔嘉公司制售假劣肥料案告破。9月26日,湖北省农业厅发出通报,襄樊市襄阳区沃尔嘉公司制售假劣肥料案是一起坑农害农的典型案件。据了解,在这起案件中,现场查封假冒11个品牌13个类型的劣质复合肥230多吨,查实销售假劣肥料金额69万余元、待售假劣产品货值54万余元,总案值达123万余元,抓捕涉案嫌疑人7人,目前已移交司法机关审查起诉。襄樊市襄阳区土壤肥料工作站在这起案件中存在严重问题,2名站领导因肥料执法不力被停职检查,2名肥料执法工作人员因违法销售假劣肥料被查处。 一封神秘举报信 2008年2月21日,农业部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收到一封署名为“爱国爱民者”的举报信,声称襄樊市襄阳区肖湾一个假复合肥厂大肆生产销售假劣复合肥。农业部高度重视此线索,于2月25日责成湖北省农业厅按举报人提供的线索严肃查处,并将此案作为农业部与公安部联合督办的重点案件。湖北省农业厅接到通知后,立即由湖北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总队成立专案小组,厅领导亲自带队,赶赴襄樊市襄阳区进行实地侦查,摸清情况。 办案人员根据举报人提供的线索,多次侦查,最终确定了造假窝点的具体位置。该化肥厂位于襄阳区肖湾火车站附近,地点隐蔽,只有一条烂泥路进入,门口有4条狼狗把守,外人很难靠近。为了不打草惊蛇,办案人员化装成当地农民,仔细侦察工厂四周及工厂生产情形。从该厂烟囱浓烟滚滚的生产景象以及通过其他各种渠道收集到了该公司生产、销售假劣肥料的一些证据,办案人员判定,举报内容属实,这是一起制售假冒伪劣复合肥的案件,情况严重,性质恶劣。 端掉制假黑窝点 为确保在捣毁该制假售假窝点时做到万无一失,湖北省农业厅在前期调查核实情况之后,立即向湖北省公安厅通报了案情。省公安厅高度重视,立刻由省公安厅治安总队与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总队联合成立了专案组。专案组经认真分析案情,确定了“端窝点、挖流向、保安全”的办案思路,决定择机实施现场抓捕行动。 通过办案人员连续多天的蹲守、监控与跟踪侦察,3月10日,就在造假窝点又开始大肆制假时,20多名公安干警和农业执法人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工厂,当场查获生产车间以及堆满了3个仓库的假劣肥料230吨,涉嫌假冒11种国家免检、知名俏销品牌,当场抓获企图携带生产记录、销售合同、发票等重要资料溜走的公司负责人和财务人员,查封年生产能力达1万吨的复合肥生产设备一套。 专案组当天即对查封的肥料进行了抽样送检。经农业部肥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武汉)和质量计量检验检测中心双重检测,结果表明,该厂生产的复合肥质量极其低劣,抽检的10个复合肥品种,实测结果养分含量都在20.8%—21.6%,远远低于标注的45%—48%养分含量,且价值低廉的氮占主要养分,价值高的钾的含量仅有0.2%—0.5%,磷的含量仅有1%—2%。 顺藤摸瓜查案件 端掉造假窝点后,在农业和公安部门的密切协作下,专案组又马不停蹄,先后赴河南周口、驻马店、许昌、邓州、桐柏、淅川等市县及湖北十堰、襄樊各市、县,全力追查假劣肥料原料来源和肥料销售流向,行程达2万公里,走访调查货运司机、农资经营户及其他相关人员1000余人次,搜集证据材料800余份。很快,案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犯罪分子制假售假事实得以查清。 据造假窝点厂主苏玉勤、刘万顺(苏玉勤丈夫)交代,该厂在工商局注册名称为襄樊市沃尔嘉化工有限公司,但2007年没有进行年检,公司肥料临时登记证也已于2007年12月9日到期。自2007年以来,该厂假冒各地名牌肥料产品,生产假劣复合肥3000多吨,销往湖北省襄樊市周边地区和全国各地,获销售收入400多万元。 联合督办见成效 沃尔嘉公司特大制假售假、坑农害农案件,引起了中纪委、农业部及湖北省纪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中央纪委监察部驻农业部纪检组监察局、湖北省农业厅先后三次派出联合督办组,深入襄阳区督办案件后续调查,驻农业部纪检组组长朱保成、湖北省纪委书记黄先耀亲自听取汇报、要求彻查案件背后可能隐藏的失职渎职、官商勾结等问题。 经襄樊市和襄阳区纪委、公安、检察、农业等多个部门的联合调查,目前已初步查实,襄阳区土壤肥料工作站存在执法违法等严重问题。土肥站肥料执法人员白某从沃尔嘉公司赊购了价值9.11万元的假劣复合肥到市场上销售,从中牟取暴利,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肥料执法人员魏某从沃尔嘉公司赊购了价值2.3万元的假劣复合肥到市场上销售,从中牟取暴利,受到行政记大过处分,收回执法证,并调离执法队伍。土肥站肥料执法工作不力,致使沃尔嘉公司生产假劣化肥长达一年多时间,影响恶劣,对此,襄阳区农技中心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张某和土肥站主持工作的副站长汪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襄阳区纪委已对二人停职检查。目前,沃尔嘉案还在进一步调查审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