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情 新政 热评 三权 特别关注 特产特养特业 乡村振兴 智慧新农

农业双创

旗下栏目: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来源:未知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1-14
摘要:她身上有很多闪闪的标签 人大博士,清华博士后 中国第一个公费去美国务农的人 2016年全球青年领袖 2017年全球40岁以下 影响食物系统的20个领袖 但最了不起的应该是 分享收获农场掌柜 她把当农民做成一项伟大的事业 让越来越多人愿意亲近土地 2017年3月 微博

 她身上有很多闪闪的标签

人大博士,清华博士后

中国第一个公费去美国务农的人

2016年全球青年领袖

2017年全球40岁以下

影响食物系统的20个领袖


但最了不起的应该是

“分享收获农场掌柜”

她把当农民做成一项伟大的事业

让越来越多人愿意亲近土地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2017年3月

微博女王姚晨晒了一张

自家娃的吃瓜萌照

土豆啃着一看就是刚摘下来的黄瓜

在田间地头玩得乐不思蜀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让姚晨特别感谢的“地主婆”

就是今天的主人公石嫣

和姚晨同年入选了达沃斯论坛

“2016年全球青年领袖”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她去银行办事

业务单上职业一项填了:农民

柜员说:“没有这个选项,要不写‘职员’吧。”

虽然是人大博士,清华博士后

但她的日常,真的就是

在帝都六环外的顺义农场里

干农活管理农场

同时卖自己种的有机蔬菜水果

一周进城一次


她说,在城里连自然食品都吃不到

还谈什么富有?

NO.1

石嫣其实是个妥妥的城市姑娘,直到大学误打误撞选择了农业相关专业,并且一路以优异的成绩,保送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硕博连读,师从中国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读博期间,一个偶然的电话,她得到了一个公费留美的机会。

别人留美都是去常春藤名校,去繁华的都市纽约曼哈顿,她去的地方却是美国明尼苏达州,距离省会还要三个小时的农场。

通过跟农场主一起生活工作,了解美国的社区支持农业(CSA)的模式。

这个模式简单一点说就是农场和消费者之间建立直销、互信友好的关系,让生产者有稳定的市场保障专心生产,让消费者吃到更健康的食物,消费者以预付生产定金作为农场主生产的“投资”。

这种模式让中小型的生产者的生计得到更好的保障,消费者也因此用消费支持了那些生态生产、保护环境的农户。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在半年“洋插队”生活里,石嫣从连饭都不会自己做的小姑娘,变成了需要每天早八晚五体力劳动的农民。

过了两个月,她才第一次收获自己种的菜,用已经裂口的手,做出了一顿好吃到哭的中国菜。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农场每周需要固定配送蔬菜,给附近小镇的33个会员。

虽然需求量不大,但大部分的农活靠手工。

后来农场主问石嫣,你最喜欢的农活是什么,她竟然脱口而出,“除草”。

说实话,这可不是什么美差,甚至一点也不符合恬淡田园生活的想象。

为了坚持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人必须自己跪在地上,顶着烈日大风,一点一点去除杂草,一干就是大半天。

也因为除草简单重复像禅定一样,她可以自己静静的想问题,人生的价值,我想过什么生活,中国农村跟这里有什么不同……

坚持过了最初的一个月,她发现了乡土生活更多的价值,“居于田而识美,耕于田而为善,思于田而求真。”

这半年经历像一颗种子一样,在她心里扎了根:她开始想回国后我该做什么了,怎么能让中国的农民采用生态耕作方式,同时也能有稳定的市场。

石嫣还把这段“洋插队”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我在美国当农民》。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石嫣曾到中国很多乡村地区调研,大部分村子里只剩下“386199”部队,简单点说,都是留守的妇女、孩子和老人。

为了高产,让蔬果看上去光鲜好看,能够一年四季不断供应城市的餐桌,他们未经指导地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当写各种学术报告谈到“高大上”的问题时,却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那些连自己生计和尊严都难以保障的农民,如何再去承担生产更好食物同时保护土地的责任?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事件被曝光,三聚氰胺、瘦肉精、一滴香、抗生素,这些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化学品,变成了每个人可能多少都吃了点的体内“元素”,连这么基本的生存补给,都无法保障基本的健康,这样的现状该如何改变?

石嫣相信,消费者也可以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正反推动者,如果大家都一味追求光鲜和欲望饮食,那最终受害者也是“病从口入”的我们自己。

城乡之间应该建立一个桥梁,重建人与土地的连接。

NO.2

2008年,石嫣回国后,再也坐不住了。

正好导师温铁军在北京西郊的凤凰岭脚下申请了一块试验田。

没多想,石嫣2009年2月就申请去了基地,和另外几个一起做乡村建设的小伙伴们,开始打造中国第一个“社区支持农业”的农场——小毛驴市民农园。

招募愿意迈出第一步的市民成为会员,提前缴纳一年的订金,农园则负责为会员生产并配送有机蔬菜和肉类,也可以由会员在农园自己租一块菜地,带领全家一起种植有机蔬菜。

第一年,没什么设施和经验,应季的蔬菜品种很少,连续一个月收到绿叶菜之后,他们配送到会员家的菜箱子被扔了出来,消费者抱怨说“脸都快吃绿了”。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跌跌撞撞间,石嫣们的热情一点也没减。

每到给各家配送的日子,凌晨四点就起来收菜,有人说他们干的就是现实版的开心农场,但背后真正要付出的,比定个闹钟按时起来“偷菜”,多得多!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仅仅三年多,小毛驴就成了“北京市民的都市菜园”,供应800多个家庭吃上了安全新鲜的蔬菜,最紧俏的时候还有200多个家庭,在排队等会员位置中,一时间媒体报道带来的光环关注加身。

但石嫣还没有感到太多革命成功的喜悦,仅仅满足一部分人对放心菜的需求就够了吗?

那些大片农村土地上,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盲目喷洒重化学药品的农民,谁能承担污染土壤、水源这些生命之源的恶果?

谁又能承担高残留农产品不断进入每个人口中的恶果呢?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石嫣常跟人说一颗大白菜的故事,小时候,每年冬天,妈妈都会买很多大白菜堆在院子里屯着,一颗大白菜的市场价格最多也就两三块钱,而现在,在她的有机农场里,一颗大白菜的售价是30块钱,贵吗?贵!

但要如果告诉你两三块钱的大白菜,为什么能这么便宜:在种菜过程中为了快速杀虫会喷洒农药,为了高产量会施大量化肥,为了能长途运输到各地而不腐烂变质,会喷一些化学药剂,你还敢吃这样的便宜菜吗?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农民也无法以种植为生,只能选择进城务工。如果有一天再也没有愿意为我们生产好食物的人,我们继续走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浪费的循环,又能持续多久?

NO.3

为了让一颗白菜也能用有机的方式生产,2012年,石嫣创办了“分享收获农场”,寻找更多愿意改变,放弃“有污染””有毒”种植的农民。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与“小毛驴”雇佣农民的方式不同,“分享收获”项目最初采用的是和当地农户直接合作的方式,与农户协商制订生产计划和生产规范,在农户自己的土地上种植,在保证生态种植方式和基本运营成本的前提下,把更多利益留给农民和消费者。

她说其实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很多农民并不懂怎么种好地,他们坚信不用化学品解决不了虫害,到最后会颗粒无收。

她想做的,就是说服他们,和分享收获合作种生态菜,帮助他们找到愿意支持购买的消费者。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第一户答应和他们合作的朗叔夫妇,一下子签了五年的合同,但没想到,第一年就出现了问题。

团队就住在村子里,在每天早晨下地查看的过程中,石嫣和同事发现,茄子地里叶片看上去不大对,原来朗叔虽是村子里有名的种菜能手,但遇上了红蜘蛛,大概心里没底,还是撒了药。

分享收获的小伙伴们争论出两种处理办法,要么把现在挂了果的茄子全部摘掉,再长出来的再卖,要么连秧苗都拔光,今年农场就不配送茄子了。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最后大家坚决一致地,拔掉了近半亩地的茄子,一根苗也没留下。

从此以后。农场再没出过问题。

2012年的冬天,顺义区农业部门的一位领导偶然看到他们的采访,心里嘀咕真会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干农业吗,他没有联系直接开车到了通州村里,看到团队几个小伙正在挖地窖储存白菜。

这之后,他帮石嫣介绍了顺义区的一个面积不大的设施农场,农场里有20多个大棚,可以直接投入生产。

现在可以全年每周专业化供应超过二十个品种的蔬菜,全年品种超过70个。

农场自己也像种子发芽一样,健康地生长。

当然也不是事事一帆风顺,和会员沟通,是石嫣日常的工作之一:

有时候菜的品相差一些,就会有投诉说这样品相的菜不值这个价格,品相很好的蔬菜也会有人怀疑,这是不是真的有机。

有些会员家里的老年人往往不接受相对高的蔬菜价格,还有的人吃惯了化肥催长的蔬菜和饭店嫩肉粉软化的肉类,再吃农场提供的食物会觉得部分菜口感老、猪肉肥、鸡肉纤维多。

这些问题其实都是源于大部分人对食物来源了解太少了,而且缺乏信任。有时候她也会自嘲,如果当初选择了当大学老师,恐怕不会承受这么多的质疑。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石嫣也操心粮食。

她找到了一户五常杜家镇的农户,专门种植有机稻,这里是有名的东北五常米产地之一。

分享收获同时在当地找到大学生等志愿者,定期监督记录生产的过程。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在这个基地,除草只能靠人工方式,加上放鸭子入田吃草,遭虫害的时候,田里的青蛙会有解决的办法,没了除草剂的“毁灭式”打击,抽了穗的稻秧之间还会开很多紫色的野花。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每年收获的季节,从东北运来的五常大米,都还要通过专业191项农残检测和认证,再送到分享收获会员家里,跟了他们几年的会员,也越来越了解帮大家种出好米的杜家人,愿意相信他们对品质的承诺和保障。

NO.4

土里、菜叶上的农药没了,生态就回来了。

石嫣会特别拍照记录,各种菜叶上爬行的小昆虫,帮忙吃害虫的蟾蜍,还有农场里自己养的鸡啊猪啊羊啊,一窝一窝的兔子和同样能吃杂草的鹅。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很多人对有机的概念有不少误区,其实有机的菜不一定是品相更好看的菜,拒绝了那些能让菜变“好看”的药剂。

石嫣种出来的菜,有的品相很好,有的却形状大小不怎么规则,个别的还会留有虫洞,一些够不上“外貌协会”标准的菜,石嫣他们往往留下自己吃,或者喂农场里的动物,一点儿也不浪费。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有机菜的味道也常被人“神话”,其实真正依靠基本的阳光、空气、土壤和水,吸收农场里动物肥、植物肥的养分,还需要顽强挺过虫害,这样生长出来的西红柿,薄皮沙瓤带籽,才是真正久违的西红柿味道呢!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分享收获自然成熟的西红柿,是孩子们的最爱。

NO.5

十年农夫,石嫣经常被问到几个问题,你能赚多少钱?要买房子怎么办?孩子要读书上学怎么办?

其实,石嫣的另一半也是温铁军的学生,也是博士来种菜的“傻瓜”,两人的婚礼就是在村里农场举行的,她坐上一辆二八自行车,捧着西兰花就把自己嫁了,到现在也没有一套城里的房子,吃住都在郊区农场。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这对博士农民夫妇说,你想要的,土地都能给你,种下一个苗,能收获许多果实。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一月种下小苗,三月第一个西红柿红了。一粒西红柿的种子不足0.02克,3个月后,带来5000克的果实,收益率25万倍。”

他们说,再多工资也换不来,每天能够步行10分钟到家,和家人吃午饭吃晚饭一起相处的时间。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做农民其中一件很幸福的事就是可以和家人在一起很长时间,一起生活还一起工作。虽然吵架也难免,但和好也迅速。这辈子很短,我想跟你多呆很久。”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2017年4月,分享收获五周年的时候,石嫣他们算了几个数,这5年来农场减少使用的化肥用量,达到150000斤,相当于农场拖拉机67辆重,减少使用的农药纯液量有3400升,这就是在为土地解毒。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如今,分享收获农场的会员超过了700个家庭,他们为近2000户家庭送过菜,有70%的会员一直从始至终都跟随他们,有的家庭大宝二宝,都是吃农场的菜长大。

他们记得从小吃的黄瓜有自然的味道,也记得帮自己家种米的杜大叔,每次都要去田里自己拔草。这就是让吃的人、种的人建立信任,与土地紧密相连。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农场也为这些久居城市的人,打开了一扇亲近土地的大门。

去年,石嫣找到了一处果园。

邀请清华的团队给老房子做了改造,变成了有机种植+民宿的体验地。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周末带着孩子来的家长,往往连自己都跟着上了一堂生态课,农场的每处细节,都体现着循环的理念,食堂里洗碗用的是麦麸,第一遍抹掉盘子上的油之后,还可以再次拿去喂动物。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NO.6

除了分享收获农场“生意”本身,石嫣也在做更多的社会推动。

他们出版了一些生态农业的指导手册,持续在国内传播生态农业理念。

从2009年开始,连续举办了八届全国生态农业大会,利用这个平台,充分宣传CSA理念,带动更多的人和家庭成为“新农人”群体中的一员。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她希望推动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并且能够不断进行复制,让更多的农人通过从事农业项目,可以有尊严地获取收入。

同时,也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吃到更加健康的食物。

在石嫣的影响下,现在,全国大概有1000家左右这样的单位,包括小农户,新农人群体,合作社。这些群体在深圳、上海、成都等地,都能和本地的消费者群体建立连接。

有时候,一个人可能连接100-2000个消费者家庭,其规模和方式都不尽相同,几十万个家庭都在参与这场饮食变革。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从去年开始,她还发起了“大地之子”项目,以学校为主体,目标是在全国一千所学校开辟出校园菜地,让孩子们能够在学校里与土地相接触,并接受食物的教育,了解食物是怎样生长出来的,让他们从小就可以建立和农业的关系。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呼家楼小学的楼顶菜园去年开启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顺义东风小学校园菜地

回顾十年当农民卖菜的生活,未来也将继续以土地为生的石嫣讲了这样一段话:

“在乡土,自己生产并见证了从土到土的循环,也就更知道珍惜——食用品相不好的菜品,剩余物回田,衣服穿二手,饮食以蔬食为主。乡土生活通过物理接触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拉远人与消费的距离。

他们借助最少的外部资源,最大程度成本内部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照料动植物、照料建筑、照料水利、照料设计……

勤劳、勇敢、坚强、节俭。”

真心希望这样的农民,可以再多一点。

这个清华博士后,当了10年农民后,让分享农场改变千万农村家庭

 

 

责任编辑:
0

最火资讯

网站春秋           成长展望           商务觅源           合作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