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产业 资源 市场 专栏 图片 新型城镇化 扶贫攻坚

导购

旗下栏目: 关注 导购 行情 五洲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灾区农民返乡收割庄稼

来源:新华网 作者: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8-05-27
摘要:42岁的谢才有(音)要花3天时间乘坐火车和巴士,才能从浙江省回到北川家中———仅仅为了及时收割他家大约两亩的小麦。 周四同转移到其他地区的家人在绵阳重逢后,谢带着妻子、两个孩子和父母乘坐巴士返回他的村子。 他清楚地知道还存在余震和塌方的危险。北川
      42岁的谢才有(音)要花3天时间乘坐火车和巴士,才能从浙江省回到北川家中———仅仅为了及时收割他家大约两亩的小麦。

    周四同转移到其他地区的家人在绵阳重逢后,谢带着妻子、两个孩子和父母乘坐巴士返回他的村子。 

    他清楚地知道还存在余震和塌方的危险。北川距离他的村庄仅几公里。他并不愿意回家,但父母的坚持发挥了作用,“他们说如果我们不回家,他们要独自返回,而我妻子支持他们”。 

    谢在浙江绍兴的建筑工地干活,妻子和父母则留在家中种地。他的妻子梁丽说:“作为一个农民,你不能就站在那里看着你成熟的麦子熟过头。” 

    谢的一家并不是唯一心系庄稼的家庭。从周四开始,一辆辆拥挤的巴士就离开绵阳前往北川了。 

    谢的父亲谢德利(音)说,手里有粮,心中不慌。他说:“我认为政府肯定会帮助我们走出困境,但如果我们有粮食,我们就能平静地等待。” 

    他们的土地可以产出大约半吨的小麦,他们通常会把小麦换成大米,因为大米更美味和容易消化。 

    梁说:“我认为政府不会因为你收割了庄稼就会少给你一些钱(政府每月给灾民发放补贴)。因此你收割得越多,你获得的越多。” 

5月25日,北川陈家坝乡村民在高岗上抢收油菜籽。近日,北川县陈家坝乡部分受灾群众在相对安全的高岗上抓紧进行抢收。 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政府显然注意到了农民收割庄稼的急切心情,下令紧急重铺山路,以便利于居住在北川上游的农民返乡。一些军人也受命帮助农民收割庄稼。 

    但是拥有城市户口、没有土地的城镇居民就只能坐着观望了。47岁的北川居民尹显云(音)说:“城市户口使我不能拥有土地,但是我们都遭遇了这场地震。” 

    现在,尹在受灾地区利用摩托车搭载周围农民挣钱,以便为灾后自己的生活做准备。(编辑:刘瑞常)

    5月23日,“抗震救灾三夏抢收队”的联合收割机在地震重灾区绵竹市汉旺镇的麦田里忙碌着。 在了解到汉旺镇凌法村、香山村8000多亩小麦成熟而无人收割时,这支义务援助抢收队星夜兼程于5月20日抵达绵竹市汉旺镇。他们准备将小麦免费收割后拉到粮食局,帮助灾民售出。 新华社发(张晓理 摄)

责任编辑:高寒


 

责任编辑:新华网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