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震后腊月访北川
近日,记者走进遭受了地震、堰塞湖与泥石流三重打击的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山峦叠嶂,空气清新。初进北川,要不是山脊上那一道道还未愈合的伤痕,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特大灾难的降临地。
远望遗址凭吊同胞
有道是:“5﹒12”地震,震中在汶川,重灾在北川。
“到了北川,如果不去看县城遗址,就不能了解地震灾难,枉到北川!”当地人如是说。
从北川县人民政府临时办公地点安昌镇出发,沿105省道驱车过永安镇,不时看到两侧因地震和泥石流造成的山体滑坡;经过擂鼓镇一排排的板房安置区和任家坪原北川中学废墟,前行不远,左侧是一排铁丝网围栏,汽车突然向右冲上一个山坡停下。当地人说,北川县城到了!
高地上远远望去,一个十分震撼人心的场面呈现在眼前:沟壑中,两侧山体的滑坡带向中间包抄,东倒西歪的楼宇和残垣断壁,满目疮痍;县城的入口处,楼房几乎被泥石流掩埋,隐约可见少许屋顶。薄雾笼罩下的昔日之北川县城,如海市蜃楼般飘渺神秘……
从当地商贩向游客兜售的北川县城今昔照片上对比,无人不发出感慨:曾经是一个多么清秀而美丽的小城!
在佛语经文的呢喃中,不少游客自发点上一束香烛,向远方凭吊……
“北川,羌风飘拂,余韵悠长的古羌之地。山川秀美,气候宜人,小寨子沟、猿王洞等风景名胜区,犹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在崇山峻岭之间;清澈的湔江河犹如一条飘带,旖旎蜿蜒于高山河谷;2003年,北川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这些,都是14万北川人曾经的自豪和骄傲。
地震,堰塞湖,洪灾,经历三重灾害蹂躏的北川,山河破碎,亲人罹难,家园痛失……
逝者已矣,生者坚强。不屈的北川人民擦干眼泪,挺起脊梁,重建家园。
十万群众喜迁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