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情 新政 热评 三权 特别关注 特产特养特业 乡村振兴 智慧新农

要情

旗下栏目:

深入发掘“大竹”内函 奋力谱写竹业新篇 -------兴文县竹产业发展的思考

来源:华夏新农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5-14
摘要:中共四川省兴文县委副书记 朱远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九大首次将两山论写入了党代会报告,习近平总书记于 2 月 11 日来川视察时又提出了四川是产竹大省,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的重要要求。在当今关注全球气候

中共四川省兴文县委副书记  朱远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九大首次将“两山”论写入了党代会报告,习近平总书记于211日来川视察时又提出了“四川是产竹大省,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的重要要求。在当今关注全球气候变暖,木材短缺的背景下,以竹资源利用发展的竹产业成为全球公认的绿色产业,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

兴文县以丘陵、低山地貌类型为主,属于亚热带湿润性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适合不同竹类的生长,竹资源丰富,老百姓有种竹、食竹、爱竹、用竹的习惯,竹资源已成为全县农村可持续增收的重要产业。作为竹类适生区,兴文县急需依托自身优势,扎实抓好竹资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建设川南竹产业集群为目标,分区确定竹产业发展方向,主抓林业集中区建设,加快竹产业、竹加工、竹旅游等全链条提升,把竹产业打造成为富民产业、绿色产业。力争在2020年达到年产值50亿元,其中:一产10亿元、二产25 亿元、三产 15亿元,2025年建成全省竹产业重点县,实现产值100亿元。

一、兴文县竹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兴文县大力促进林竹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全县竹产业初步形成了从种苗生产、竹片(竹材)加工、竹笋加工、竹家具制造、林下种养、竹林旅游、竹林康养等从种植到生产再延伸到第三产业的全产业链。截止目前,全县竹林面积达37.3万亩,占全市竹林面积的11.9%2017年竹产业实现产值5.7亿元。兴文方竹笋列入国家质监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兴文仙峰特色方竹基地被认定为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兴文县仙峰方竹笋注册“仙峰富康”商标已被国家商标总局受理,兴文县洋黄竹获得四川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良种认定,石海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拥有10多项竹产品发明专利。

(一)竹产业培育情况。一是发展以食用为主的方竹产业。现有方竹基地面积10.5万亩,筇竹(罗汉笋)1.5万亩,水竹、苦竹3.7万亩。2017年全县方竹已投产面积5万亩,产量12500吨,其中4000吨作为鲜笋进入市场销售,8500吨鲜笋加工成笋干销售,实现产值12000万元。二是发展笋材两用的楠竹产业。我县楠竹林基地面积11.6万亩,年产原竹350万株,笋10000吨,全县有楠竹加工企业17家,企业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家,200万元以上的企业3家。年产楠竹筷500万双、竹地板5万平方米、竹办公家具4.3万套,相关产品主要销往建材市场和出口日本,2017年实现产值3000万元。三是发展以造纸为主的杂竹产业。全县有杂竹10万余亩(硬头黄竹7万亩、绵竹1.05万亩、慈竹0.95万亩、洋黄竹1万亩)。产量达127.6万吨。全县有杂竹加工企业13家,年产杂竹削片4万吨,年产纸浆竹原料12万吨,主要是销往宜宾纸业、江门纸厂等造纸企业,竹编产品在县内销售,2017年实现产值4400万元。

(二)竹资源加工情况。我县拥有竹类加工企业3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家(石海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四川九业食品有限公司),均已入驻兴文苗族工业园区,其中:兴文县石海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竹木民族工艺制品、民族旅游工艺品、竹木制品包装等系列产品的综合性企业,2017年实现年产值2000多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全国15个城市的批发市场、旅游景点,以及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际市场,是目前市内唯一实现竹制品外贸出口的企业。四川九业食品公司是兴文县引进的第一家台湾企业家投资组建的合资企业,企业总投资5780万元,实现竹笋加工5000/年,预计2018年将实现年产值1亿元以上,创税300万元以上,解决就业人口300人以上,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建设竹笋基地3万亩。

(三)竹生态旅游情况。兴文县依托世界地质公园、正在创5A级旅游景区的兴文石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僰王山等景区,壮大乡村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发展以僰王山、仙峰山、青山岩为主的竹生态旅游基地20.5万亩,僰王山景区、凉水湾森林康养基地被认定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2017年森林旅游突破200万人次,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产值实现1.3亿元。每年定期举办僰王山采笋节(春)、仙峰山采笋节(秋)等乡村竹旅游节庆活动,接待游客6.5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

二、兴文县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各级干部不够重视。长期以来,各级干部对竹产业发展情况不了解、认识不到位、思想不解放,对发展竹产业的重视不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不用说把造竹作为脱贫奔康的支柱产业发展,导致竹产业始终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竹产业发展缺乏干部的发展引导和相应的政策倾斜,未把竹产业发展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结起来合,没有把竹林纳入生态林保护。

(二)农民群众观念陈旧。受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农民群众对发展产业多为依赖政府的投入或补贴,缺乏主动性。特别是对竹产业增收期望过于苛刻,习惯于将竹资源的砍伐、运输等成本排除在收入之外,没有意识到从事砍伐和运输等工作也可以作为劳务增收途径。比如按目前的市场行情,如果由收购竹材的企业进行砍伐,1吨杂竹材只能卖200元,但如果自己进行砍伐后再卖给收购企业则可以卖到500元。

(三)竹资源利用率不高。兴文县目前竹资源加工主要以竹笋、竹木制品、竹浆原料加工为主,利用方向较为单一。现有的竹加工企业除石海竹木和九业食品等两家规模企业外,其余企业普遍属粗加工,单一产品的竹资源利用率不足50%,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竹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变相增加了竹产品的生产成本。比如:兴文特色的方竹、筇竹(罗汉笋)等,目前除了其竹笋可以用作食用外,其竹材、竹叶、竹提取物等都还没有得到相关的利用开发。

(四)竹区基础设施落后。竹区道路建设滞后、路网密度小、断头路多、通达能力弱,管护成本和采运成本居高不下,不能适应现代竹产业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导致竹资源采集率低,影响了竹农的纯收入;竹区水利设施弱,水源工程不足,库、塘、渠不配套,竹区产业发展生产、生活供水保障不足,影响了竹产业的规模发展和竹产品的加工生产。

(五)科技投入差距较大。竹农普遍缺乏科技、资金、劳力投入,除采取采笋、采伐等常规经营手段外,绝大多数的竹林处于自生自灭和半荒芜状态,竹子与杂灌混生,竹子生长不良、出笋率和成竹率低,砍大留小、砍嫩留老和过量挖笋现象普遍,这与外地已采用“号竹采伐”“测土配方”和“竹园喷灌”等创新技术培育的做法存在很大的差距。竹加工企业大多生产规模小、设备落后,缺乏自己的科研团队,对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投入不足,多数企业生产的产品趋同、低端、粗糙,缺少科技含量。比如竹制品种类缺乏、笋制品保鲜技术还未取得突破等,影响了竹产品附加值的提升。

(六)竹产业品牌效应差。虽然兴文县有以竹为特色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僰王山以及地理标识产品兴文方竹笋等较好的品牌基础,但其他竹品牌仍停留在小、散、弱的状态。竹产品较为单一,设计单调、造型粗糙、包装简陋、内涵不足,缺乏产品研发和营销;现有的旅游项目内容单调、场所分散,规模档次不高,缺乏大型综合类项目,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竹旅游、竹林康养行业中现代科技应用不充分,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缺乏竹文化精品舞台作品和旅游演艺作品等,都制约了竹品牌效应的提升。

(七)竹产品消费氛围弱。目前由于兴文县缺少品质高且能被消费者接受的竹产品,竹产品市场宣传推广也不足,消费者普遍对竹子成材快、可再生、生态环保等优势特性的认知度不高。同时,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消费者大多仍习惯于购买实木家具、木地板、木碳等木制产品,缺乏对竹家具、竹建材、竹办公产品的消费欲望。“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竹产品消费氛围还未形成。

三、兴文县竹产业发展的思考

(一)科学做好竹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建设“川南竹产业经济带”的目标,因地制宜,结合现有资源,以及不同地域的土壤气候等条件,紧盯“楠竹要稳,杂竹要扩,方竹要推,林下多元”的发展思路,对各乡镇进行科学规划。以“3+2+1+1”的发展布局定位全县竹产业的发展,建设以楠竹为主的笋材两用竹产业基地、以方竹、筇竹(罗汉笋)为主的笋用竹基地和以造纸为主的纸浆竹产业基地的“三大竹产业集群”,建设僰王山镇、仙峰苗族乡“两大生态旅游康养基地”,建设太平竹工业园区“一个园区”,提升打造僰王山4A级景区“一个景区”为基础,大力开展造竹行动,引进、发展壮大一批以竹家居产品、竹工艺产品、竹笋系列产品开发等创新型企业,迅速形成规模效应。

(二)着力解决干部群众思想问题。把大力发展竹产业作为贯彻习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乡村振兴的的重要举措,通过组织召开竹产业发展研讨会、现场会、实地调研,以及深入村社、农户召开院坝会、群众会等方式,让干部群众充分了解我县竹产业发展情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懂得造竹不是任务,而是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门路。在所有行政村结合抓党建促脱贫奔小康“三联三同”活动,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贫困村全覆盖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会、群众代表会,通过开展造竹动员、算账对比,把竹产业作为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脱贫攻坚主导产业进行推广,向群众灌输“半亩竹子一年粮”的思想,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充分发挥“干得干不得,党员、干部先晓得。”的示范带动作用,由村组干部、党员主动带头造竹,以自身示范调动群众的造竹积极性,抓住春季有利时节迅速发动造竹攻势,对现有的宜林荒山、撂荒耕地、残次林、低产林等进行改造,做到种满种尽,加快扩大竹林覆盖面。通过积极宣传引导群众组建从种竹、砍竹、运竹等一系列竹产业服务专合组织,在提升竹产业发展组织化、专业化水平的同时,为乡村振兴留下一批劳动力。最终达到以竹产业发展带动经济、解决就业、脱贫奔康、乡村振兴的目的。仅今年3月以来一个半月的时间,兴文县已引导带动群众新造竹林近3万亩。

(三)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产品开发。在合理的半径内,引导在竹产区就地开办竹产品粗加工厂,将竹、笋原料按照质量要求就地进行半成品粗加工,加工后的半成品再运至相应企业加工成产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竹产业行业龙头企业,引导工商资本、民营资金参与竹产业开发,弥补产业链条短板。支持引导县内竹产业加工企业共同组建产业链条,从竹根、竹材、竹叶、竹笋、竹提取物甚至竹粉末均有企业负责进行开发利用,不同企业生产不同种类、档次的产品,使产业开发系统化、链条化。帮助协调金融机构加强对县属竹产业加工企业的贷款,鼓励企业加强对新产品的开发项目研究,丰富竹产品结构种类,提高竹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如结合新兴工艺开发高强度、高耐用度的竹家具;结合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有新意有文化内涵的竹雕、竹简画、竹乐器等文创旅游产品;研发以竹、笋为原料或辅料为食材的“全竹宴”系列菜式,开发以方竹笋、兴文乌骨鸡双地标产品为主题的“竹鸡宴”;加快开袋即食的竹笋、竹茶、竹面、竹生酒、竹饮料等的研制推出,推动竹产品综合开发。同时,通过大力推广“竹-禽、竹-菌、竹-药”等立体经营模式,提升单位面积效益。

(四)加强政策扶持促进效益提升。把发展竹产业作为打造长江上游重要生态保护屏障和大规模绿化兴文的重要举措,最大程度发挥竹资源生态效益。通过林权制度改革和相关林业政策的调整,将造竹在享受相关鼓励政策的同时,探索将竹林纳入适用生态林保护政策范围进行覆盖。同时完善公益林更新改造采伐政策,让群众多方受益,激发造竹热情。大力开展竹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积极研究出台鼓励政策,发动激励群众共同建设以泥结碎石路为主的竹区初级产业道路,并整合各部门涉农项目资金,大力实施重点竹区产业路建设改造,大幅提高竹林资源可进入度,尽可能减少采运成本和管护成本,达到节工降耗、增加效益的目的。

(五)唱响“大竹时代”助力品牌提升。抓住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响亮提出“大竹时代”品牌定位。结合竹资源可再生、可持续的特点以及竹子高贵品质内涵,通过科学的市场营销策划加大“大竹时代”品牌宣传推广力度,牢固树立竹产品生态、环保、自然、健康的产品形象,着力形成“食竹(食品)是健康的,用竹(产品)是环保的,赏竹(景观)是高雅的”的消费理念,让种竹、食竹、用竹、爱竹、赏竹成为新风尚。加大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兴文方竹笋的保护,扎实开展筇竹(罗汉笋)等其他竹产品地标产品申报,积极申请注册地理证明商标;加快推动无公害、绿色、有机、健康产品认证;协助鼓励企业申请申报竹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以及质量体系、环境标志等认证,提升品牌影响力。

(六)强化科技支撑促进产品开发。加大对全县竹产业的科技研究与推广,通过优良品种推广、竹林丰产技术培训,大幅提升单位面积效益,比如缺少管护杂竹亩产竹材2-3吨、方竹亩产竹笋200-300斤,经科学管护后杂竹材可达到5-7吨以上、方竹笋亩产可达到1000-1500斤。充分发挥兴文县方竹研究院作用,积极聘请专业技术人才为顾问,强化特色产品技术研究,加快成果转化;通过研究院与相关高校及省市林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加强县乡林业科技人员培训,提高实用技术服务能力。组建专家服务团队,鼓励支持专家开展在线咨询、科技下乡、现场指导等技术服务,提高竹产业从业者整体能力水平。加大对县内重点竹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鼓励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多样化、系列化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有发展前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核心竞争力的竹产品。

(七)多元拓宽渠道打开销售市场。鼓励和引导竹产业企业和造竹大户组建竹产业专业协会,引导协会成员开展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互通,加强行业内联系,共同开拓竹产业市场。鼓励企业开设专卖店和商场专柜,协助企业利用同类行业的成熟营销渠道进行产品销售。支持石海竹业、九业食品等竹加工龙头企业维持并拓展境外营销网络,发展产品销售终端。引导和帮助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增强网络线上销售能力。积极组织竹产业企业参加农特产品推介活动、招商引资展示活动、农博会、西博会等市场拓展活动,利用各种交流平台,帮助企业开展产品展示、推介、营销,拓宽竹产品销售渠道。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采购办公桌椅等用品时在质量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县内竹加工企业产品,支持和激励企业做大做强。

(八)依托自身优势做强旅游康养。把竹产业作为乡村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大力开发大礼-大田湾-金鸡山-双凤环线的“竹韵乡村爱情线”;高标准建设宜长兴百里竹景观带(兴文段)并延伸到石海景区,新建石海僰王山两海互通连接线并融入竹景观,打造中国最美竹景观慢游景观大道。升级打造僰王山4A级景区,大力推动僰王山竹文化主题公园并建设以竹文化为主题的精品酒店,在仙峰打造以方竹迷宫为主的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优化布局,拓展旅游、休闲、度假、观光等服务功能,切实抓好兴文方竹笋等地方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形成特色竹生态精品旅游开发新格局。深度挖掘竹文化内涵,整理、创作一批竹文化歌、舞、剧目,让竹文化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重要内容。科学研究制定一系列与竹相关的品牌评定命名标准和办法,如“竹之味”特色餐厅、“竹之友”竹林人家特色酒店、“竹之韵”特色景区、“竹之影”特色摄影基地、“竹之福”专业乡村等,支持符合条件的餐馆、酒店、景区等积极进行申报参与评定,并由县政府集中进行授牌,同时积极争取申报上级授牌,全力打造一批特色竹旅游品牌。结合兴文县特有的僰·苗·竹·石等地方文化特色,打造汇聚生态文化、娱乐文化、饮食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的旅游特色小镇、村寨等,提升旅游产品品牌影响力。

责任编辑:
0

网站春秋           成长展望           商务觅源           合作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