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子文化宫效果图 图片来源:山西蒲县政府网站 贫困县的“天价”文化宫:民心工程还是形象工程——对话山西省蒲县主要负责人、群众及相关专家 山西省蒲县是省级贫困县,在这个偏远山区县城内,历时两年建起一座总投资超亿元的文化中心。主体竣工的蒲子文化宫气派豪华,被指酷似“鸟巢”。 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和质疑,而蒲县主要负责人却一直保持沉默,唯一出面回应的蒲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安保说:“如果有问题,上级会来查。”这引起公众更为汹涌的质问。日前,“新华视点”记者独家对话了蒲县县委书记乔建军、县长闫建国和县委宣传部部长兼蒲子文化中心建设指挥工程部副总指挥陈金庄,并走访了当地部分群众,同时连线了众多专家。 [背景]蒲子文化中心工程包括蒲子文化宫和宫前广场改造两部分,总投资1.18亿元。蒲子文化宫2008年8月开工建设,主体工程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9800平方米。宫内的演出剧场有1195个座位,有500多平方米会议厅。目前工程已接近尾声,预计今年9月底全部竣工。 记者:外界认为,蒲县作为贫困县,全县财政收入才3亿多元,而建这个文化宫竟花费1亿多元,县城只有3万多人口,是否是劳民伤财 乔建军:说我们财政只有3亿多元是错误的,县里煤炭资源很丰富,2009年县里可支配财力已达5.9亿元,文化中心工程总投资虽然超过1亿元,但是分年分批投入,县里财政是完全可以承受的。这不是劳民伤财工程,而是全县百姓的需求,县里一直没有文化场所、没有剧场、没有活动中心,建文化宫在满足群众需要的同时,也是国家和省里的要求。因此说这项工程是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的一个爱民工程。理念超前,但投资没有超前。 陈金庄:文化部等有关部门要求我们要建文化馆、图书馆和电影院,省里也要求要有青少年和老干部活动中心及老年大学,为了少占土地,节约资金,2007年县里决定建一个综合性的文化馆,集文艺演出、会议服务、文化展示、书画展览等于一体。由于统一筹划,一次性设计到位,而不是分别去建场馆,有效避免了重复建设。从这一点上说,劳民伤财的说法不能成立,县里是为了节省资金,在为民着想。 当地居民雷宏:我认为县里做得有点过,没必要花这么多钱建这个文化宫,老百姓到底能用多少而且建成后的维护费用也很高,在县里还不是很富裕的情况下,这样做法我个人认为不妥。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傅大中:不管蒲县财政收入是多少,毕竟是贫困县,要支撑公职人员的工资和教育、文化、卫生及多项行政性支出,在这种情况下,投资1亿多元修建文化设施,应该说给有限的财政背上了“包袱”,不能不让人有劳民伤财之感。县里首先考虑的应是脱贫,将有限的钱合理切分到各项公共服务上,才更符合科学发展观,更像“当家过日子”。 [背景]蒲子文化宫外观造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由23棵大树围绕而成,树枝上点缀上鸟巢,顶部为“树叶”造型,非常壮观宏大,因而有人指出其像“鸟巢”。
上一篇:没有了 浏览:195次 浏览:193次 浏览:190次 浏览:189次 浏览:187次 浏览:183次 浏览:182次 浏览:179次 浏览:176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