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 产业 资源 市场 专栏 图片 开发投资寻源 环球农资供求 最新资源发布

帮扶

旗下栏目: 要情 新政 热评 三权 帮扶

四川南部县选任镇乡党委书记:从“伯乐相马”到“赛场选马”

来源:华夏新农网 作者:祝雄跃 邓彪 发布时间:2008-06-17
摘要:从“伯乐相马”到“赛场选马” ——四川南部县采
  

从“伯乐相马”到“赛场选马”
——四川南部县采取“以事论官”新模式选任乡镇党委书记

中共南部县委组织部 祝雄跃  邓彪

      2007年5月以来,南部县在借鉴以往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改革,锐意创新,进行了“以事论官”选任乡镇党委书记新模式的探索。目前,选任宏观乡党委书记工作圆满结束,其作法和成效赢得了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
一、初衷:“三个需要”催生改革动因
     一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需要。传统的委任制选任方式客观上存在着“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和无功无过职务不动”等现象。同时,现行的公推公选制度虽经过近十年的实践,但也还一定程度地存在简单以考论官和以票取人等弊端。要有效克服这些问题,就必须用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方法,在探索中求变,在实践中突破。
     二是深化党内民主政治建设试点工作的需要。2005年,南部县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全省党内民主政治建设试点县之一。试点工作要求求实效,出经验,就必须直面矛盾,正视问题,敢于触动干部工作这根最敏感的神经。如何才能充分体现民意,尊重民意,实现民意,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选择干部、监督干部、评价干部的主体,改革现行的干部制度势在必行。
      三是激发农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的需要。作为农业大县和人口大县的南部,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尤其需要“疆场赛马”的机会和“登台亮相”的平台,而“以事选官、以事用官、以事评官”的全新用人模式,激发了他们苦干实干、积极进取的斗志,唤起了他们回报组织、回馈人民的巨大激情,他们希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希望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实现个人的愿望和抱负。
二、做法:“五轮淘汰”依“事”阳光选人
     一是群众说“事”确定目标,24名愿干事者踊跃参与竞争。县委组建了“宏观乡民主荐事工作指导组”,分村召开群众大会或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会,先后收集全乡群众对当年及近5年发展目标的意见和建议共419条,并在此基础上经乡党委如实归类梳理后形成《目标责任书》草案,报送县委论证小组科学论证后形成正式《目标责任书》对外公布,同时发布第1号《公选公告》,鼓励有志完成目标任务、符合资格条件的同志积极报名。全县共有12名乡镇长和12名专职党委副书记报名参选。
     二是考场论“事”检测素质,5名成绩优异者顺利晋级。在资格审查的基础上,县委依据《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对24名报名者进行了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并按照1:5的比例以素质能力测试成绩高低确定了陈述答辩对象。
      三是陈述辩“事”展示能力,2名善干事者成功入围。被确定的5名陈述答辩对象在县委组织部的组织下,深入宏观乡进行为期7天的实地调研后,庚即参加由不少于80人组成的两个代表方阵(由县四大机构领导、县级相关部门领导、宏观乡班子成员组成的领导干部代表方阵和由宏观乡本届党代表、人大代表、群众代表组成的群众代表方阵)的陈述答辩及推荐,最后按5:2的比例进行无记名投票推荐,对得推荐票过半且名列前两名的,被确定为下一步组织考察和县委组织部部务会研究、县委常委会差额票决的对象。
      四是常委会差额票决,1名党委书记人选脱颖而出。对经陈述推荐后的两名考察和差额票决对象,在经过县委组织部部务会研究后,再由县委常委会根据其综合表现、线性分析结果、心理素质测试情况等,采取差额票决的方式确定一名正式人选,并经过7天公示且无影响任职反映后正式任职,同时与县委、县政府签定目标责任书。
      五是考核以干“事”为依据,动态管理决定去留。县委目标考核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宏观乡新任党委书记承诺的重点工作,按照“完成一项、申报一项、验收一项、公示一项、交帐一项”的程序,逐项进行考核验收和归档记载。同时,每年还要将乡党委书记完成目标任务的情况,面向乡机关干部职工、县级部门代表、县乡人大代表等进行一次满意度测评,凡群众测评满意度在90%以上,且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可继续留任,否则按干部任免程序免去乡党委书记职务,按原职级安排工作,真正做到“干得好就留,干不好就走”。
三、成效:“三方满意”赢得好评如潮
      一是群众满意,掌握了选择“当家人”的主动权。通过民主荐事,让群众吐露心声、表达意愿,既尊重了民意,又让群众看到希望,整个过程群众全程参与,并派代表投票决定人选,真正意义上让群众成为了选任干部的主体。县党代表、宏观乡群众代表张明旭说:“用这种方式选自己的‘当家人’,我们群众不但说得上话,而且还算得了数,今后我们一定支持新书记的工作,希望他的承诺能全部实现。”
     二是参选者满意,找到了施展个人才华的好平台。将“事”与“位”、“选拔”与“考核”紧密结合,用事业吸引干部,用事业管理干部,用事业激励干部,把干部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谋发展、干事业、创政绩、做贡献上来,做到谁最能胜任就选拔谁,谁干成事业就重用谁,从而为把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拥护的优秀干部及时选拔到乡镇党委“一把手”岗位上来搭建了平台。定水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黄建全说:“这次我虽然名落孙山,但还是输得很‘服气’,因为这是一次完全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今后如果还有这样的好机会,我将继续参加。”
      三是组织满意,实现了对干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事论官”选任模式,触动了长期困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在推荐、考评、陈述等各个环节都有序组织党员群众参与,全面落实了党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四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过去干部选拔任用中党员群众参与度不够的问题;二是在人选的取舍上,既注重竞选者的基本能力素质,更看重实际工作能力和群众公认度,不简单地以考分取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公推公选中存在的高分低能的问题,实现了县委对干部资源的优化配置。

责任编辑:高寒

责任编辑:祝雄跃 邓彪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