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 产业 资源 市场 专栏 图片 开发投资寻源 环球农资供求 最新资源发布

帮扶

旗下栏目: 要情 新政 热评 三权 帮扶

“软黄金”灵活“转场”渡危机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2-09
摘要:随着春节的临近,国内羊绒产品销售市场开始逐渐火热起来,商家纷纷推出各种降价、打折活动以加大销售。 2009 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毛纺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为了减缓金融危机对羊绒产品出口行业的冲击,我国羊绒企业把希望放在了国内市
  

随着春节的临近,国内羊绒产品销售市场开始逐渐火热起来,商家纷纷推出各种降价、打折活动以加大销售。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毛纺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为了减缓金融危机对羊绒产品出口行业的冲击,我国羊绒企业把希望放在了国内市场。

 

    然而,尽管内销市场支撑作用日渐增强,对行业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对毛纺行业整体运行仍产生了较大影响。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1月至11月,我国毛纺织、毛纺制品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下降16.84%11.88%,均低于同期纺织业下降7.71%的平均水平,形势不容乐观。而在这场危机中,羊绒制品也难以幸免。由于金融危机在全球快速蔓延,致使我国羊绒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对产品的需求一落千丈,我国羊绒行业普遍遇到困难,感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和困惑。

 

    出口“临危”羊绒大国受限金融海啸

 

    羊绒是珍贵的纺织原料,素有“软黄金”和“纤维钻石”之称。我国山羊绒不仅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而且绒质洁白、纤细,品质与其他产绒国相比较也是最好的。统计表明,世界80%以上的羊绒在我国加工,我国羊绒制品的近67%依赖出口。

 

    据了解,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主要出口羊绒原料,制品的出口较少。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国家2004年取消了羊绒原料的出口退税和2005年取消了纺织品服装配额,使我国羊绒原料的出口减少而初加工和深加工后的制品出口逐年增长。在羊绒业的发展过程中,生产、流通、加工、贸易格局在不断发生变化,我国已经从一个产绒大国发展成为一个加工大国、出口大国和消费大国。我国羊绒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世界羊绒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和整体水准的日益提高。但金融海啸后,习惯于规模持续增长和数量不断扩张的我国羊绒产业出现低增长甚至负增长境况。

 

    内销“当家”国内市场也有局限

 

    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羊绒及制品出口额为14.02亿美元,同比下降10.7%。无论出口规模和数量,两位数下降已基本上覆盖了羊绒行业各类商品,对于以出口为导向的羊绒业来说,业内企业普遍感到压力。羊绒业界仍有可能在较长时间内面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压力。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羊绒制品在国际市场上份额的不断增大,使得进口国的羊绒制造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羊绒制品销往这些国家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限制,其中除贸易壁垒外,不乏非贸易性技术壁垒。在外销受阻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将销售重心由外贸转移到内销。数据显示,20091月至11月,羊毛衫和羊绒衫在全国重点大型百货商场销量同比上升6.59%

 

    从市场角度来说,羊绒贵在天然,贵在纤维细长。受利益诱导,各地盲目改良绒山羊,片面追求产绒量,致使羊绒品质普遍下降。实际上,羊绒行业进入门槛低,由于历史上“大而全、小而全”的低水准重复建设的大量存在,造成了产业结构雷同,产品严重同质化,都以生产大路货为主,产品档次比较低,市场上二三百元的羊绒衫随处可见。

 

责任编辑: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