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中非经贸合作,中非人民友好协会秘书长林怡总会讲起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非洲的小孩问妈妈,上帝住在哪儿,妈妈让孩子自己想。孩子说,上帝是创造世界万物的,家里的很多东西都是中国制造的,所以,上帝住在中国。 相信所有去过非洲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现在中国的产品真正地进入了非洲的千家万户。除了对中国制造“走遍非洲”的自豪感外,中国企业家在非洲考察市场时,面对非洲市场商机,更是备受鼓舞。 去年,中国贸促会曾组团访问尼日利亚,随团的企业家代表和记者分享了他们考察时的感触。 在当地的阿布贾小商品市场上,大家发现尼日利亚的电子产品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货架上的产品一类是IBM、惠普、康柏等高档电脑和诺基亚、三星、LG等主流手机;但更多的是二手低档产品,大部分是欧美地区淘汰下来的,虽价格低廉,但质量差、品质无保证。代表团惊喜地发现,还有许多电子产品来自中国。当地经营者说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在尼日利亚十分受欢迎。所以,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尼日利亚乃至整个非洲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阿布贾农产品市场,码放整齐的蔬菜和水果吸引了企业家们的视线,他们询问了农产品的价格,还打算购买一些水果。但是,阿布贾农产品市场蔬果价格之高出乎中国代表团的意料。据当地经营者反映,农产品价格高是由于当地种植技术较差,农业生产方式比较单一,缺乏保鲜和加工技术,以及阿布贾人口众多、农产品市场需求大等原因。代表团里的一位成员告诉记者:“我们发现非洲有大面积的土地荒废,土地利用率十分低下,如果中国人去那里发展农业,一方面可解决国内可耕地资源有限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大为缓解非洲的粮食危机,是互利双赢的好事,这些情况一定要尽快告诉中国相关企业。” 代表团中的汽车行业企业家还发现,在尼日利亚,虽然欧美生产的车辆占绝大多数,但不乏中国汽车品牌。他们还说,国内生产的汽车质量一点不比欧美的差,他们所需要做的,只是要根据非洲的路况和市场情况,对车辆进行改造,让中国制造的汽车早日行驶在非洲更多国家的道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