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库存过剩突然变得极度紧缺,进而席卷全国的“柴油荒”,仅仅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的限供吗?如果不是,这背后到底还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中国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无法通过市场手段调节价格走势,却被市场轻易揣摩并据此囤积,无形中给成品油投机留下了操作空间,而中石油和中石化因为在成品油市场处于垄断地位,对价格和销售的反应滞后,无法及时跟上市场变化,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无序。”日前,广东一民营油企负责人表示。 山东地炼相关人士表示,中石油和中石化几乎垄断了成品油市场,但他们对市场价格和市场销售反应很迟钝,比如今年前8个月柴油产能和销售都出现过剩的时候,两大集团为了消化库存,完成季度销售任务,拼命加大出口,不断向商务部申请增加成品油出口配额,甚至不惜低价出口。 此轮柴油荒从北至南席卷全国,但目前南方的油荒正呈愈演愈烈之势,2000多家民营加油站因缺油或者批零倒挂而停业。 “柴油紧缺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拉闸限电,原本柴油库存从8月以来已经开始下降,而市场需求逐渐回升,工业限电令市场的需求突然放大,这是因为柴油主要用在工矿企业和大型运输车辆,而汽油主要用于私家车和小排量车,在工业方面的用途不大。”卓创资讯分析师齐玉芹认为。 据专业机构测算,由于限电所带来的增量大约使柴油需求增加了四分之一,而近几个月来因限电新增的柴油需求每月在10万吨左右。 与此同时,近期航油紧缺又使柴油生产量减少。因为航油和柴油两者成分接近,柴油变航油只要在出厂环节简单处理即可。“前一阶段的航空用油大涨,很多炼厂为迎合市场减少了柴油生产量,而生产了更多航油。”业内人士表示。 另据石油部门的统计,2009年中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预计为2.21亿吨左右,产量2.27亿吨左右,实际过剩产能近600万吨。到2015年,过剩产能或达2.2亿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