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 产业 资源 市场 专栏 图片 开发投资寻源 环球农资供求 最新资源发布

帮扶

旗下栏目: 要情 新政 热评 三权 帮扶

葡萄酒市场将转向大众消费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0-18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放缓、政府限制“三公消费”、对欧盟葡萄酒启动双反调查……进口葡萄酒市场蒙上了重重阴影,而经销商也纷纷报怨库存积压严重、市场形势不容乐观。然而,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葡萄酒进口量不降反升,进口总额同比增长6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放缓、政府限制“三公消费”、对欧盟葡萄酒启动双反调查……进口葡萄酒市场蒙上了重重阴影,而经销商也纷纷报怨库存积压严重、市场形势不容乐观。然而,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葡萄酒进口量不降反升,进口总额同比增长6.1%,进口瓶装葡萄酒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1.5%

 

    另外,重庆保税港区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发布的消息称,目前,该中心已汇聚超过15个国家的上千个葡萄酒品牌。2012年,该中心进口葡萄酒240万升,实现交易额1.37亿元,较2011年上升400%。这其中,打低价牌已成当地进口葡萄酒商争夺市场的重要手段。

 

    中低端酒将成消费主流

 

    对于葡萄酒销量的变化,北京某家乐福超市的销售人员表示,从8月份开始,葡萄酒出货量开始明显增长,小高峰出现在周末。而在产品方面,中低端葡萄酒始终位列销量冠军。相较于往年的大规模白酒促销,在今年的商超临促中,葡萄酒规模超过白酒。在北京某永辉超市,记者发现超市设置了两个葡萄酒促销摊位,而传统白酒摊位只有一个。

 

    据业内人士分析,受限制“三公消费”影响,今年上半年,高端葡萄酒市场一直较为低迷。尤其是今年中秋节庆期间,中央整治公款送礼之风导致“月饼泡沫”和“高端酒泡沫”破灭。

 

    北京久韵铭嘉葡萄酒咨询公司顾问赵凡分析认为,未来,中国葡萄酒市场将从政务消费转向大众及家庭消费,中低价位的酒款将成为消费主流。中低端的进口葡萄酒价格比国产葡萄酒还要便宜,因为国外葡萄酒生产历史悠久,工艺相对成熟,在成本上要比国内许多品牌还低。另外,进口酒大多分品牌,等级低的比较适合大众消费。

 

    赵凡告诉记者,如果是纯粹个人饮用的话,大家身边很多7-11便利店的进口葡萄酒都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来自“新世界”产区的葡萄酒,如澳大利亚、西班牙、新西兰等国的葡萄酒,性价比更高,更适合普通消费者。

 

    熟悉全球葡萄酒市场发展情况的卡思黛乐(欧洲最大的葡萄酒企业——法国CASTEL)亚太区掌门人毕杜维认为,那些高价值投资或纯粹奢侈消费性质的葡萄酒需求正在回落,而主要面向普通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产品,从中低端到中高端,不仅消费层次更加丰富,而且市场需求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扬,市场结构有从哑铃形向金字塔形发展的趋势。

 

    因大小拉菲葡萄酒而被人熟知的罗斯柴尔德集团一直以来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品质上乘的高端葡萄酒,产品动辄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一瓶,令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不过日前,在该集团与代理商在北京举办的品酒会上,双方并未提及任何高端葡萄酒,而是重点介绍了旗下的中低端葡萄酒品牌。

 

    中国市场还需培育

 

    赵凡指出,近几年,葡萄酒在中国消费市场的价格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路狂飙。根据权威国际葡萄酒烈酒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葡萄酒在中国的价格在过去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6%,某些年份和特定产区的葡萄酒价格增长幅度更大。而在最近10年,世界葡萄酒传统消费国的消费量基本保持不变,唯独中国市场异军突起,葡萄酒销量也不断攀升,预计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六大葡萄酒消费国,这让全球葡萄酒厂商欣喜若狂。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一直以来,中国市场都是亚洲葡萄酒市场的消费主力。虽然目前发展势头不错,但是中国市场仍不成熟,和欧美市场供求趋于平衡的态势相比差距较大。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的春天还没有到来。

 

    法国百特酒业总经理赵春祥表示,欧美葡萄酒消费市场非常成熟。受到消费人口、地域等因素限制,加之对供应量的严格控制,市场趋于供需平衡。而对于中国葡萄酒市场来说,供需弹性非常大,消费者冲动购买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无论是国产葡萄酒还是进口葡萄酒,价格、产量等因素短期都不会对供求关系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供需仍未达到平衡。

 

责任编辑: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