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情 新政 热评 三权 特别关注 特产特养特业 乡村振兴 智慧新农

热评

旗下栏目:

疫情过后才明白:农业是立国之本

来源:三农研究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21
摘要:今天统计局公布1月份CPI,同比上涨5.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0.6%,非食品价格上涨1.6%,主要上涨的就是食品价格。 1月份CPI抬升主要是受到疫情影响,带来的猪肉和食品蔬菜价格上涨,在平时,大家更关心房价和股票,对食品价格并不敏感,毕竟食品支出占比并不

 今天统计局公布1月份CPI,同比上涨5.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0.6%,非食品价格上涨1.6%,主要上涨的就是食品价格。

1月份CPI抬升主要是受到疫情影响,带来的猪肉和食品蔬菜价格上涨,在平时,大家更关心房价和股票,对食品价格并不敏感,毕竟食品支出占比并不高。

但是在特殊时期,农业的重要性就会上升到比任何东西都更重要的位置。

此次疫情,食品蔬菜只是因为物流受阻,已经造成供应上的很大麻烦,如果是战争时期,或者是大范围自然灾害导致食品供应不足,那就会造成更大的麻烦。

从外部环境看,从2018年开始作为一个逆全球化的转折点,外部环境不稳定,过去造不如买这种纯粹的市场经济思维已经暴露出了很大的风险,例如芯片你想买,别人不卖,你有钱也买不到。

现在国内的粮食还是大量依赖进口,万一未来冲突升级,别人不卖了,那问题比芯片要大得多。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可耕种面积不大,粮食安全问题在逆全球化时代,就会变成一个最为棘手的问题,甚至比科技军工还要更重要。

那么,未来农业经济必然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我预计,未来的新农村经济建设,很可能是从顶层设计的改变开始的。

那么,前两天我说未来很可能会加大农村基建的投资力度,这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疫情过后才明白:农业是立国之本

 

经济发展,基建先行,完善的乡村基础建设才是发展新农村经济的前提。

前二十年,各种资源都源源不断的流向大城市,包括工厂,人才,资金,政策等,都在向大城市倾斜,反对我说不可能搞农村基建的理由,就是资源只会不断流入大城市,乡村已经没有劳动力,无利可图。

这种思维的底层逻辑还是基于西方自由经济思维,而我国并不是完全自由经济,而是计划经济和自由经济相结合,总体思路更加偏向于由国家为主导的凯恩斯经济学。

如果是由市场经济自发形成的市场规律,就会像一些朋友所说的那样,资源会源源不断流入大城市,农村会变成空心化,最终很多农村会消失。

这种现象就是自由主义经济的弊端,以上层的角度肯定是不愿意看到的,实际上国家调控经济,往往都是逆周期调节的思路,例如很多偏远地区的基建,在以利润为导向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在中国就完成了,就像现在国内发达的物流体系,不管去到哪里都有物流,而且物流成本非常便宜。

疫情过后才明白:农业是立国之本

 

另一个优势就是网络信息化的全面普及。

不过当前的中国物流体系和信息体系,更多的是大城市向广大中小城市和乡村辐射,是一对多的关系,大城市就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以大城市为经济中心这种发展模式,会导致大城市人口太多,制造业成本过高,乡村土地资源又形成了巨大的浪费。

如果能够把制造业转移到广大乡村中去,不仅可以降低大城市的压力,还可以提振乡村经济,实现均衡发展,制造业的成本也可以大幅下降,同时还可以缓解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压力,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过去物流和信息技术不发达,所以资源才需要集中在一起,发挥规模化的优势,现在国内物流系统发达,信息系统也很发达,地域的限制其实已经很小,只要城镇和乡村的基础设施完善,制造业去到哪里差别都不大。

所以,如果能够加大乡村的基础建设,未来就会有很多类似特色小镇的新型经济体涌现出来,在全国各个角落开花结果,制造业会源源不断的从大城市迁出,去往成本更低的中小城市,或者是城镇乡村。

而城镇和乡村的务工人员也不必再长途跋涉到大城市打工,在自己家乡就有工作了。

大城市只需要保留大企业的总部,金融业和高科技就可以了。

疫情过后才明白:农业是立国之本

 

这样就能够实现全国经济阶梯式的均衡发展,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严重的两极分化,土地资源也可以更好的利用起来。

至于乡村农业经济,还可以建设一些特色的小城镇,把乡民集中起来居住,空余出来的土地可以搞成特色农场,这样也可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想的有点远了,不过未来国内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一点是没有任何疑问的,这也是我一直执着的看好农业股的原因。

责任编辑:
0

网站春秋           成长展望           商务觅源           合作链接